學生日常禮儀行為規范的教育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切入點。成才必須先成人,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做一個有品性、有教養、有責任心的人。為了幫助同學更好貫徹“文明、誠實、守信"的做人原則,作一個有優良品質的文明中職生,結合校園內文明與不文明的現象,近日在鎮雄職中學生處的領導下由各班班主任組織學生開展了《德育教育》主題班會活動。全校教師齊抓共管學生禮儀、行為規范。在養成教育上,要落實“六個抓”:抓配套,配套抓;抓人人,人人抓;抓重點,重點抓;抓及時,及時抓;抓經常,經常抓;抓反復,反復抓。
我們知道,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就是從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,就是從節約水電、撿起腳下的廢紙開始的。學校倡導“做有樣、坐有相、行有規、言有范”,每日對學生執行情況檢查評比。同時加強對學生責任心的教育,讓學生知道:學校秩序不好有“我”的責任,班級紀律、衛生不好有“我”的責任,明白個人的言行代表了個人形象、班級形象、學校形象。
通過召開本次班會,大家的禮儀知識比以前更豐富了。其實講禮儀就在我們的生活中,在我們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中,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成為一名懂禮儀、講禮儀、守禮儀的公民!
只有社會、家庭和學校協同作戰,以各種形式拓寬德育渠道,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,為學校德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大環境,形成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。